污染环境罪系列解读(四)|探寻污染环境罪的边界

2011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其中,关于污染物的规定,将原来的“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修改为“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从“其他危险废物”到“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罪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本文将对“其他有害物质”进行深入剖析。

定义探析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对什么是“其他有害物质”进行明确规定,也没有对其进行解释。其原因在于“经研究认为,其范围十分宽泛,难以作出具体界定,交由司法实践裁量把握,可以更好的适应具体案件的复杂情况”。

2019年2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第9条指出:“实践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工业危险废物以外的其他工业固体废物;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有害大气污染物、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有害水污染物;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必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其他物质;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录中的有关物质等。”《纪要》虽然对常见的有害物质进行了一定的列举,但仍对其定义进行明确界定,也没有对判断究竟何为有害物质进行深入的解释、说明。

对于此,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喻海松,曾在其相关文章中进行了一定的阐释“在具体把握“有害物质”的范围时,应当充分考虑《刑法修正案(八)》扩展污染环境罪排放、倾倒、处置对象的立法背景,只要所涉物质会对土地、大气、水体造成危害,污染环境,就可以认定为有害物质。特别是,一些本身无害的东西,但直接在环境中排放、倾倒、处置,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可以认定为“有害物质”。 例如,将大量牛奶倒入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可以认定为“有害物质”。”

以案释法

王菊明、陆小弟、孙秋林犯污染环境罪案

案号:(2017)苏0508刑初115号

基本案情

2016年2月,被告人王菊明、陆小弟在明知涉案垃圾系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混合而成的固体废物的情况下,仍以每吨约7至10元的价格接收,并未经处理直接倾倒至宕口内。

垃圾堆放地点位于本市西山岛戒毒所内宕口堤岸,倾倒区南侧固体废物堆体直接与宕口水体相连,并且有地表水流经倾倒区域,冲刷固体废物堆体后汇入宕口水体。涉案垃圾受到雨水浇淋、高温影响、宕口水体浸润,至案发后,垃圾堆放地周边水体上有部分垃圾漂浮,且水体颜色变深,堆放区域有异味散发。经检测,现场固体废物堆体中采集的11个渗滤液样品均检出挥发酚,含量均超过了标准限值,且部分样品超标高达50~185倍。另倾倒区域地表水样品中挥发酚浓度高于背景地表水浓度,且超过背景值(基线)20%以上,固体废物倾倒区域的生态环境已遭损害。2016年7月14日至7月21日期间,涉案垃圾被清运至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垃圾清运处置时经称重合计约23336.3吨,主要成分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其中的渗滤液具有毒性,且破坏景观和自然风貌。

另查明,涉案宕口距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取水口直线距离仅2公里,且邻近太湖寺前(吴中区、工业园区)取水口,一旦发生水体污染扩散,将严重影响相关范围内的饮用水安全。该区域距太湖水体直线距离不超过600米,属于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西山岛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系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属于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全岛及周边岛屿,包含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皆为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域,以自然、人文景观保护为主导生态功能。

裁判要旨

涉案渗滤液采集于固体废物堆体,渗滤液样品中挥发酚含量均超过了标准限值,且部分样品超标高达50~185倍,具有毒性。故涉案固体废物经本案被告人王菊明、陆小弟非法处置,产生了部分有毒物质。根据《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在利用处置过程中必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废物,即为“有害废物”。故涉案固体废物属于“有害废物”,可将其纳入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中“其他有害物质”的范畴。

律师说法

从立法目的来说,《刑法修正案八》将“其他危险废物”修改为“其他有害物质”,即是为了进一步拓展污染物的范围,使其作为兜底条款,可以更加全面的将污染物涵盖在其中。

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司法解释并未对“其他有害物质”进行界定和解释,因此实践中的裁判标准也并不统一。上述案例中,虽然是对“牛奶倒入水中的例子”的经典应用,但并不意味着该理论应用的必然性。实践中,若所涉及的污染物本身无害,亦有可能仅对行为人处以行政处罚而非刑罚。

但为更好的防控相关刑事风险,使企业运行更加规范,应当对有害物质进行更加宽泛的把握,即只要相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产生污染环境的不利后果,不管该物质本身是否有害,都应对其进行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