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是指企业以自有的资产投入,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期合法地取得更多的资产或权益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投资从投入到产出中间有个经营过程,稍有不慎投资将化为流水。因此企业投资需要注意客观评估自身条件量力而行,认真研究投资环境,投资项目,要作好市场调查,防止投资失败。
(一)如何防控风险投资中缔约不能、缔约不当与商业秘密保护的风险?
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谈判的核心成果是《风险投资协议》的订立,这是确定风险投资资金方向与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法律文件。在此过程中可能涉及三方面的风险:一是缔约不能的法律风险;二是谈判过程中所涉及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保密的法律风险;三是缔约不当的法律风险,如以简单的未来股权转让协议替代风险投资协议,以致未能准确界定双方权利义务。
基本防范策略:
其一,对于缔约不能的,双方可事先约定缔约成本的承担;如一方存在严重过错的,可以按照《民法典》第500条关于缔约责任的有关规定处理;
其二,对于谈判过程中所涉及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的保密,《民法典》第501条有原则性的规定,双方可于谈判前具体约定相关的保密条款及违约责任;
其三,对于缔约不当的,可由双方就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协商不成的可依照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解决。
(二)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有哪些?
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所涉及的法律风险主要有:
政治风险,一国发生政治事件或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对境外投资造成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有国家干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民族主义风险、恐怖主义风险等。
外汇法律风险,一方面指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致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上涨或者下降所带来的风险,在此情况下,企业应当考虑使用套期保值等财务手段避免汇率损失;另一方面指外汇汇出的法律风险,能否将资本金、利润等汇回本国是取得投资回报的关键。
税务法律风险,为了避免双重征税,往往采取虚构避税营业地、设立离岸公司的方式,可能违反投资目的国的法律,从而增加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包括境外对商标、专利或专有技术等方面与国内不同制度下的不同保护引发的潜在风险。
劳动法律风险,在投资过程及投资完成后的经营活动中,中国企业如果不遵守目标公司所在地的劳动法律,对目标企业人员随意调整、裁减,就有可能违反当地劳动法律,导致工会抗议、罢工甚至政府处罚或诉讼。
(三)股权投资过程中有哪些法律风险?
股权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接出资设立、股权受让、参与增资扩股。
直接出资设立的法律风险包括虚假出资和非货币出资,具体表现为已出资股东也可能为其他股东的虚假出资行为“买单”;出借资金协助他人进行虚假出资的需承担连带责任;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财产价值或权属存在瑕疵。
股权受让中的风险包括转让的股权是否具有完全、合法的处分权,是否已履行法定程序、获得相关授权或者批准等。
增资扩股中的法律风险包括了在增资过程中董事、高管人员违反勤勉义务,恶意摊薄小股东利益,以及国有公司的资产权益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