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

法律释义

物权是一个很广义的权利概念,了解物权首先要了解物权所涵盖的权利范围。物权包括自物权与他物权。自物权指对自己的物享有的权利,即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他物权指对他人的物享有的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其中,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权及房屋所有权,用益物权涵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这三大权利,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三种权利。

       物权纠纷与自己的财产权益息息相关,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不受侵害,我们一定要妥善解决物权纠纷。


常见法律问题


(一)房屋承租人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是否应当经过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在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案件时,即使业主对房屋的使用没有给其他区分所有权人造成噪音、污水、异味等影响,只要房屋的用途发生改变,由专供个人、家庭日常生活居住使用改变为用于商业、工业、旅游、办公等经营性活动,即可认定该行为影响了业主的安宁生活,属于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应依照《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房屋使用人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应承担与业主相同的法定义务,除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外,还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二)埋藏于公民祖宅内的文物,法院应如何判定其归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遗存的文物一般推定为“属于国家所有”。但埋藏或隐藏于公民祖宅且能够基本证明属于其祖产的埋藏物,在无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其拥有的情况下,应判定属于公民私人财产。

 

(三)共有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中,补偿给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可以由原房屋共有人协议分配?不享有土地使用权的人,是否因与土地使用权人共同出资建房而成为房屋的共有权人?

房屋拆迁安置权益属房屋所有权的综合性权能,一般包括被拆房屋补偿款、搬迁费用、新建房屋补贴、新建房屋土地使用权等在内。应以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权属决定拆迁安置权益的归属,共有人之间有权通过协议予以分割。在他人享有使用权之土地上建造房屋而形成附和的,房屋所有权一般归属于土地使用权人。对实施房屋建造的非土地使用权人所进行的补偿不仅仅包括金钱给付,在特定身份关系下亦应包括居住使用权益。

 

(四)同一财产有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时该如何清偿?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二)抵押权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其他可以登记的担保物权,清偿顺序参照适用前款规定。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特别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是,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三、解决方案获取

私人律师提示您,物权与自己的财产利益息息相关,解决好物权纠纷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不被违法行为所侵害,如果您有关于“物权纠纷”方面的疑问,请在下方留言,HOPES律师会在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请尽可能完整陈述事实,方便律师全面了解案情,为您精准定制专属解决方案。

联系获取律师解决方案
联系电话
139-1039-3158